南开导学故事丨同心拓研路 笃行铸青春——走近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光纤光子学与光通信传感技术研究团队
简 介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光纤光子学与光通信传感技术团队,前身为南开大学光电子学课题组,由我国著名光电子学专家董孝义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创立,是国内最早从事光纤光子学与光通信技术方面研究工作的单位之一。现有在职教授 6 人,副教授 1 人,讲师 1 人,客座教授 1 人。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 40 余人。
团队先后出色完成“国家科技攻关”、“国家 973 计划”、“国家 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80余项课题的研究,获得科研经费近四千万元。发表 SCI、EI 收录论文 500 余篇;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0 多项,出版学术著作 20 余部;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和技术发明奖等 6 项。其中,获全国优秀博士学学位论文 1 人,获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 2 人,获王大珩高校学生光学奖 4 人,获金国藩青年学子奖 1 人。毕业生中多人已成长为本领域杰青、优青、特聘教授 、学科带头人等。团队入选天津市 131 创新型人才团队和天津市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
走进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光纤光子学与光通信传感技术团队 330 工作室,温暖的空气把楼道里的穿堂风拒之门外,蓝色的校训字块和学科展板与白色的墙面相映成趣。各式科研仪器交错参差,仿佛在向陌生人宣告科研工作的庄严。团队里的博士研究生李昌瑾和陈亮拿出两瓶汽水递过来,笑着说:“你们坐,咱们坐下聊。” 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交流中,他们从团队氛围、实践创新、心理感受三个方面分享了科研路上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对整个团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01 亦师亦友见真情
今年上半年,团队里的刘波和刘艳格两位老师获评南开大学“良师益友”称号,这既体现了老师们春风化雨的温雅师德,也从侧面反映出团队内部关系的和谐与温暖。
团队师生合影
“我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状态,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共同探讨解决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大家互相磨合、共同进步。”谈及对团队师生关系的看法时,陈亮这样描述。实际上他们的团队也正是如此,老师们都很平易近人,平时大家请教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刘艳格老师尤其擅长引导学生,通过提问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掘的能力。“我感觉这样的状态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都是很有益的。”陈亮感叹道。
“刘波老师在团队里就像是一个很酷的大男孩儿,大家打心底里把他当成大哥哥、大朋友来看待。”李昌瑾将刘波老师与同学们的关系评价为“亦师亦友”,无论是在学习科研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大家都没有产生太多的距离感,而更像是朋友之间的融洽相处。思考了一会儿,李昌瑾说:“其实在我们组这么多年,我很珍惜现在这个环境。”
老师们的风格影响着整个团队的学习和工作氛围,沟通与交流的便利性和及时性成为了这个团队最大的特色。当低年级同学遇到问题时,团队里的师兄师姐,都由他们“打扰”。而每周一次交替进行的大、小组会更是为同学们搭建了高效的沟通平台:大组会上,他们分享前沿科研领域、拓展研究视野;小组会上,他们交流科研得失,相互启发解决困难。
“在这样一个团结融洽、充满欢乐的团队里学知识、做科研,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这是陈亮对团队氛围的评价,也是很多同学们的真挚心声。
02 笃行做实见真章
今年暑期,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号召,刘波老师指导开展了“‘智慧三沙’信息化建设和岛礁生态调研”课题实践活动。团队同学积极参与其中,以自身行动对接国家需求,服务国家战略,践行“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南开精神,承担南开青年的时代责任。
说到团队在三沙的项目时,李昌瑾仔细地回忆起来:“应该是在 2015 年,刘波老师因工作需要在海南省三沙市信息办挂职,也是在那时我们团队算是与祖国南海结缘了。”在那一年的时间里,刘波老师深入当地基层,遍访产研机构。他结合自己团队的科研优势,积极探索将海洋探测技术应用于三沙市海洋生态保护的可能,并由此设计主导了针对海底珊瑚保护的光纤传感项目和基于国防需求的海岛通信项目。
刘波老师与学生一起装卸海试设备
由于交通设施和海岛承载量的问题,目前全国通过空运、海运去过三沙市、西沙群岛以及永兴岛的不超过 20 万人。“去一趟三沙是非常不容易的,每次去都要提前做很多准备工作。”说起三沙,李昌瑾语气中透露出些许激动。
“一方面,船上空间狭窄、海面风浪颠簸,晕船是大家不得不面对的困难,上吐下泻已是家常便饭。另一方面,在热带地区的海面上,大家面对太阳暴晒只能忍耐,很多实验是在烈日下或者浸泡在海水里进行的,条件有多艰苦自然不言而喻。”团队每次登岛,除了要携带大量仪器设备,还必须准备一些急救药物和防晒产品。与在实验室内做实验不同,在这样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环境中实验,为了避免意外发生、确保实验顺利,团队里的老师和学生要一齐上阵,这对团队成员的配合协作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当然,对于大多数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度过的他们来说,走到户外、走进广阔天地中的机会还是弥足珍贵的。科研之余,大家会一起潜水,一起钓鱼,一起拥抱海风,一起眺望祖国的辽阔海疆。在这样的气氛里,人的胸怀也变得格外开阔。夜晚,整个团队一起躺在甲板上,仰望璀璨的银河,老师、学生之间不再有身份上的界限,他们一起谈天说地,一起沉醉于此。想必对每个人来说,这都将是一份永生难忘的经历。
03 知中国,服务中国
今年,团队的《寰宇星通——中国星载激光放大领航者》项目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高教主赛道金奖。该项目成功研发出具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高等级特种激光发射组件,这一组件已成功搭载某系列导航卫星实现在轨运行。回想起 2020 年第一次参赛时经验不足、全靠项目原始积累的情况,李昌瑾笑着说:“去年只拿到了铜奖,但是今年,我们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并且获得了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和老师们的倾情帮助,所以我们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成果,这也是我们坚信必然能达到的结果。”在这样一个将科研工作与国家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团队里,他们严谨稳健地规划产品的市场应用,自信从容地在比赛中展示个人及团队风采。对他们来说,比赛结果固然值得庆祝,但其间努力与付出的过程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团队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高教主赛道金奖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国家对新时代科研工作者的期许,也是团队老师对同学们的教诲。“老师常说我们做的事情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是真正在为国家做贡献。我觉得他形容得很贴切。”当谈到科研工作与国家需求的关系时,李昌瑾这样说道。在“上九天”方面,团队研发的星载激光通讯设备精准对接国家航空航天工程的政策指引,也将按照“十四五”对未来五年航空航天工程的规划做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在“下九洋”方面,团队也进行着包括三沙项目在内的南海海底探测工程,这些工程对保护南海生态、维持岛礁面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密切相关。
在科研之外,团队师生同样注重思想觉悟的提升,广泛开展各种社会实践。2019 年,在实践队师生与三沙市委市政府的通力合作下,南海地区第一所“南开书屋”在三沙落成。这是一群怀揣着拳拳爱国之心的科研工作者在南海篆刻的南开印记,让祖国最南端唱响“南开之声”、飘散“南开书香”。他们在银屿高呼“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琛航岛的烈士陵园缅怀 18 位海战烈士、在晋卿号甲板上接受爱国主义思政教育……这一系列撼动人心的实践活动成为每一位成员的必修课。
共建祖国最南端的南开书屋
青年人才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研究生将自己的科学视野和研究方向0聚焦于国家重大需求,将个人思想觉悟和奋斗目标紧系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就是对“知中国,服务中国”优良传统的深刻践行。
04 一路走来,一路花开
科研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路上会有寂寞,有热忱,有艰辛,有欢喜。陈亮分享了一段曾经连续几个月实验毫无进展的经历,“那段日子真的很难熬,我两个月一点进度都没有,很烦躁但是没办法。”通过一个偶然的契机解决问题后,他明显感到自己的研究工作越来越顺利。其实所谓“偶然”,不过是倾心尽力、废寝忘食地浸淫其中许久积累而成的必然。“只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吧,这一段经历确实也让我收获了很多。”伴随着突破瓶颈的喜悦,个人能力也实现了提升。李昌瑾则表示自己面对毕业、论文等压力的时候经常有一种无力感,“我总结的经验就是一要心态好,二要对自己的当下和未来有清晰的规划。”他提到在压力面前,一定要保持好工作和身心健康的平衡。
令他们都感到幸运的是,身处于光纤团队这个温暖、团结的环境中,每一位成员都不是孤独的。在老师们的鼓励下,同门研友每周都会一起运动、一起聚餐,大家都很乐于交流科研工作中的成就和挑战,也愿意积极分享日常生活中的欢乐与悲伤。宿舍到院楼的每一寸道路、实验室和工位的每一个角落,都留有他们在科研路上最美好的回忆。
张伯苓老校长在建校之初便立下“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目的在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光纤光子学与光通信传感技术团队用温暖的团队氛围、积极向上的科研精神以及实践见真知的干劲把青春融汇到祖国建设的时代洪流中,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南开工科研究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进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