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诚邀优秀学者申报“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及“海外优青”项目
南开大学
“
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
以培育高水平领军人才为目标,是学校高端人才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学校坚持
“
学术高水平、评价高标准、支持高待遇
”
的原则,集中优势资源优先、重点支持发展。学校给予入选教师相对宽松的考核周期和可持续的政策支持,从项目经费、模拟绩效工资、团队建设、研究生招收、国际化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培养。该计划自
2013
年实施起,聚集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杰出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了各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储备。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光学工程学科发展,汇聚海内外高水平人才,现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共谋发展!
(一)引进岗位
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岗位。
(二)引进专业方向
微纳光子学、光纤光子学、太赫兹光子学、信息光学、超快光子学、先进光电材料等。
(三)申请条件
1
、南开大学
“
青年学科带头人
”
培养计划(非本校申报人)申报
“
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
遴选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申报人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的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具有良好的品行,且符合以下条件:
(
1
)申报人应已取得博士学位,达到南开大学副教授
/
副研究员及以上学术水平和业绩要求。
(
2
)截止
2023
年
1
月
1
日,副高级岗位申报人年龄不超过
35
周岁(
1988
年
1
月
1
日后出生),正高级岗位申报人年龄不超过
40
周岁(
1985
年
1
月
1
日后出生)。
其中:
2024
年度
“
海外优青
”
的申报人请在系统中选择正高级岗位。
(
3
)应具备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发展潜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立足学术前沿的研究方向与规划,有能力组建富有竞争力的学术团队,并根据国家发展急需和国际学术前沿设立实施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研究项目。
(
4
)
“
青年学科带头人
”
满四年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可延续支持一年。
“
青年学科带头人
”B
档入选者培养期满须完成工作任务、达到学校高端人才或
“
青年学科带头人
”A
档评聘条件。
2
、
2024
年度
“
海外优青
”
(非本校申报人)预申报
(
1
)申报人出生日期在
1984
年
1
月
1
日(含)以后;具有博士学位。
(
3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
2024
年
3
月
15
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
36
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
4
)申报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
2023
年
1
月
1
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
2024
年度
“
海外优青
”
正式申报要求以岗位指南为准。
(四)相关待遇
南开大学将在薪酬、科研经费、住房补贴和安家费、科研平台搭建、国际化培养和支持等方面提供富有竞争力的引进待遇。学校配备师资优良的幼儿园,附属小学(天津市知名小学)和附属医院等设施,努力营造人才安心工作的发展环境。
(五)申请方式
1、2023年南开大学“青年学科带头人”(第二批次)申报人和2024年度“海外优青”预申报人,均需要通过学校人才引进评审系统进行申报(http://yinjin.nankai.edu.cn/)。申报人应参照填写说明,客观、如实、完整、规范地填写申报材料,并提供相关附件材料。
2、申报人应在2023年10月15日前完成系统提交。学院按照人才遴选程序进行评审,并将评审通过人选报学校审议。
联系人:胡老师
电话:022-23505705
邮箱:hubb@nankai.edu.cn
(六)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简介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简称光学所)于
1984
年由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定位于现代光学工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前沿性科研创新基地,积极服务于环境、能源、通信和生命等领域重大应用需求。创始人母国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担任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光学委员会副主席。
本所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具有光学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光学工程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是南开大学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中唯一的工学类学科,依托本所建立了天津市微尺度光学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光电传感器与传感网络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太赫兹科技前沿中俄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市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天津市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南开大学航空航天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并建有南开大学母国光纪念馆,被授予天津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和中国光学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光学所
2016
年迁入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现有超过
6000m2
实验室面积
,
并预留
1/4
给引进人才,给予宽裕实验室空间。本所目前拥有在职教学与科研人员共
42
人,其中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1
名、
Optica Fellow 1
名、国家高端人才
8
人、全国科普先进个人
1
名,
2
人获得中国光学学会
“
王大珩光学奖
-
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
”
,
12
人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金国藩青年学子奖
”
,
8
人入选南开大学
“
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
”
培养计划,拥有
1
个南开大学
“
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团队
”
、
3
个天津市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
1
个天津市
131
创新型人才团队、
1
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同时,聘任诺奖获得者等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杰出学者担任讲座教授。本所师资队伍是一支梯队合理、年轻有活力、富有潜力的科研创新团队,曾获得
“
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先进集体
”
、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进集体
”
、
“
天津市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集体
”
、
“
天津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
”
等。
光学所建设目标是以南开大学在信息光学领域坚实基础为依托,重点发展在突破传统时间和空间尺度极限的光学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和交叉学科应用基础研究的跨越式发展。重视理工优势互补,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将本所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研人才培养机构。
光学所科研将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传统优势与超快光学、微纳光学、太赫兹光子学等最新前沿技术融合,聚焦于通信与传感器件、光谱与成像技术及光场调控方法等研究方向。光学所拥有微纳光学加工平台、飞秒激光平台、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平台、材料光谱特性表征平台、光纤器件加工与测试平台等
5
个高水平开放研究平台,仪器总价值超
1.5
亿元;支撑超快光学与激光探测加工技术、微纳光学与分子光电器件、太赫兹器件与显微成像技术、显示成像与微光学功能器件、光纤光子学与光通信传感技术等
5
个团队开展创新研究。
光学所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基金重点等各类项目约
60
项
/
年,平均到账科研经费超过
3000
万元
/
年。每年发表百篇左右学术论文,其中高水平论文(影响因子
>3
)超过
2/3
。我所曾获国家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天津市自然科学奖、天津市技术发明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30
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光学所积极推动成果应用,服务于航天工程、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需求。承担了
“
天宫一号
”
、
“
天宫二号
”
在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
“
北斗三号
”
激光放大器、
“
大气一号
”
探测卫星全链路光学仿真等科研项目。通过地校合作、科技援建等方式与三沙市政府等建立紧密科技合作关系。制定环境监测、岛礁防护、信息通讯等关键内容在内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光学所同时建设有光电子技术科学系,与天津大学合办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每年招收本科生
60
多名。
2018
、
2023
年两次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参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
2023
年国家级物理经典教材《光学》修订再版。
本所在国际光学工程学会(
SPIE
)大会上获得
“SPIE
光学科学与工程教育奖
”
,以表彰本所在光学、光子学及相关领域做出的贡献。光学所还拥有
COS-SPIE-OSA
(中国光学学会
-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
-
美国光学学会)联合学生分会,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活动。
光学所至今培养本硕博毕业生
2000
多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高端人才十多位。近
5
年,在校生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高校
“
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
、中国国际
“
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天津市创新特等奖学金等国家和省部级荣誉
20
多次,获得南开大学周恩来奖学金
7
人次。